雙重預防機制建設:
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就是要將安全風險逐一建檔入賬,采取風險分級管控、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。通俗說,雙重預防機制就是構筑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兩重防火墻。
第一重防火墻是管風險,以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為基礎,從源頭上系統辨識風險、分級管控風險,努力把各類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,杜絕和減少事故隱患;企業要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進行分類梳理,對不同類別的安全風險,采用相應的風險評估方法確定安全風險等級,安全風險評估過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,高度關注暴露人群,聚焦重大危險源、勞動密集型場所、高危作業工序和受影響的人群規模,重大安全風險應填寫清單、匯總造冊,并從組織、制度、技術、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,要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分別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,制作安全風險告知卡。全面排查風險點、風險因素和危險源,加強對風險的管控,提高企業本質安全。
第二重防火墻是治隱患,以隱患排查和治理為手段,認真排查風險管控過程中出現的缺失、漏洞和風險控制失效環節,堅決把隱患消滅在事故發生之前。企業不消除隱患,隱患就會消滅企業,甚至造成人亡企滅的嚴重后果。與其坐以待斃,不如奮力拼搏??梢哉f,安全風險管控到位就不會形成事故隱患,隱患一經發現及時治理就不可能釀成事故,要通過雙重預防的工作機制,切實把每一類風險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,把每一個隱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,把每一起事故都消滅在萌芽狀態。安全生產工作與其他工作一樣,只有遵行規律方能駕馭它,必須堅定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,將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牢牢挺在前面。
雙重預防應知應會
1、雙重預防是:風險分級管控、隱患排查治理
2、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目的: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就是針對安全生產領域“認不清、想不到”的突出問題,強調安全生產的關口前移,從隱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風險管控。
3、雙重預防機制構筑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兩道防火墻:第一道是管風險,第二道是治隱患。
4、雙重預防機制基本工作思路:通過雙重預防的工作機制,切實把每一類風險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,把每一個隱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,把每一起事故都消滅在萌芽狀態。
5、嚴把兩道關口:按照目標導向,堅持重大風險重點管控,嚴把風險管控關;按照問題導向,堅持重大隱患限期治理,嚴把隱患治理關。?
6、“六位一體”管控體系:排查(建庫)、辨識(分級)、管理(明責)、控制(防范)、預警(促改)、考評(獎懲)六位一體管控體系。?
7、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目標: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有效管控風險、排查治理隱患、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思想共識,推動建立企業安全風險自辨自控、隱患自查自治,政府領導有力、部門監管有效、企業責任落實、社會參與有序的工作格局,促使企業形成常態化運行的工作機制,切實提升安全生產整體預控能力,夯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堅實基礎。?
8、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關系: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是隱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礎,隱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強化與深入。事故隱患來源于安全風險的管控失效或弱化,安全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就會不出現或少出現隱患。?
9、隱患治理“五落實”:責任、措施、資金、時限和預案“五落實”。
10、重大事故隱患嚴格落實“分級負責、領導督辦、跟蹤問效、治理銷號”制度。
11、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:極高安全風險、高度安全風險、較高安全風險、一般安全風險,并對應紅、橙、黃、藍4色標示,繪制風險辨識4色圖。?
12、事故隱患劃分:依據重大事故隱患辨識標準,將事故隱患分為重大事故隱患和一般事故隱患。?
13、風險和隱患管控“五個一”機制:確定一名領導包抓、制定一個管控(治理)預案、落實一套管控(治理)措施、明確一名管控(治理)責任人、復查提交一份管控(治理)報告的“五個一”責任機制。?
14、風險管控七項制度:分級管控、日常巡查、專家會診、在線監控、風險告知、評估預警、安全準入等七項制度。
15、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體系:建立事故隱患登記報告、限期整改、整改公示、驗收銷號等制度。?
16、安全監管“六個一”標準:全面推行一個管控方案、一套辨識標準、一張風險分布四色圖、一塊風險管控公示牌、一份管控責任清單、一套管控措施清單。?